跳到主要內容

楊恩生生態藝術水彩畫展

生態藝術,「美」的影響力!

生態藝術家—楊恩生

藝術家簡介

楊恩生是臺灣第一代的生態藝術家,三十歲之前即以「水彩靜物畫」成名,成為龍門畫廊的經紀畫家。

自1988年起,他陸續接受了三家企業的贊助,走(探)訪世界各地,追尋鳥類的蹤跡及觀察野生動物;1990-1995年間,他為臺灣設計規劃了多套與自然有關的郵票;並曾出版八本以上暢銷的水彩教科書。

楊恩生的社會性觀點遠遠超前於一般我們所見的藝術、科學家這兩類型等人。具果斷執行力的他,便於1995年與金恆鑣博士、攝影師陳加盛共同創立了臺北生態藝術協會,此會結合科學家、攝影師、與畫家一起為「生態環境」、「環境保護」而努力,該協會舉辦多次全國性及國際性大型展覽,於2008年改組為「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」;2006年,他又催生了臺灣第十個水彩協會,堪稱是全臺灣成員素質最高、活動力最強,且執行力最具魄力的水彩團體—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。

2000年,他受中國科學院之邀為古鳥類及恐龍作一系列水彩復原圖,使他的創作領域由現生動物延伸至已滅絕的古生物的世界。由於他遊蹤遍及中國大陸各偏遠地區,除了描繪景觀、野生動物之外,亦兼及人物,因此他的水彩人物畫,亦有非凡的造詣。

2006年2月,楊恩生受臺灣師範大學黃生前校長之邀返臺任教,並於2007年8月創設前所未有並具前瞻性之「生態藝術學程」,此一學程將兩種不同領域──「生態」與「藝術」做一結合,讓原本為平行的兩條線有所交集,亦為跨領域學習樹立一個典範;本學程的特色在於涉及生科、地科、設計、繪畫、雕塑及影音製作等各領域,是目前國內大學中獨樹一幟的專業學程。

2008年3月,楊恩生與其大學暨研究所時期的同窗,亦是國內知名的設計師林磐聳,奉前校長郭義雄之意,為臺灣師範大學成立「文化創藝產學中心」,將文化創意、生態藝術及設計團隊結合,旨在建立產官學三方良好之合作關係及培育跨領域人才,是國內各大學院中首創與產官學擁有良好互動的平臺。

2010年,中國水彩藝委會因他在水彩畫上的創作及影響力,邀其擔任《中國水彩年鑑1978-2008》臺灣區撰稿人。

2012年-2016年,為臺師大主編《臺灣水彩調查》、《水彩材料學初探》、《水彩的色彩研究》、《水彩靜物畫-寧靜的生命》,使臺灣水彩畫作注入一股研究的契機。

2015年9月,聯合國公布了永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),由17項SDG作為人類文明2030年前導向永續發展策略的依歸。SDG涵蓋經濟、社會、環境領域。楊恩生的創作以環境領域為主,強調維持生態環境的完整性與再生能力,才足以支撐社會穩健實現公平正義,在此基礎上經濟才得以永續,以上皆需要「夥伴關係」-全體人類的共同努力。

2016年始分別與小魯出版社、格林文化出版社合作,透過出版《遇見達爾文:加拉巴哥群島尋祕記》、《自然之聲》生態繪本,2017年與金門縣文化局合作出版《消失中的魚-大鱗梅氏鯿的家》繪本,為繪本界投入自然生態的美好。

2019年應企業家與收藏家之邀,為他成立方舟生態藝術有限公司,故於2019年1月提前自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退休,3月任方舟生態藝術有限公司執行長一職,負責創意指導與行銷策略。

2021年全球200個國家代表齊聚英國格拉斯哥(Glasgow)的COP26氣候變遷高峰會,試圖宣告人類面對全球暖化、力挽狂瀾的決心,楊恩生身為台灣生態藝術的舵手,亞熱帶生態藝術協會、方舟生態藝術有限公司的創辦人,期望能以藝術的力量闡述環境議題,藉由畫作中的故事替自然環境發聲。

關閉